联系我们 英文版

在最美好的季节,遇见海洋科学

时间:2015/11/16

来源:

浏览:

 

厦门的11月是最好的季节,尽管早已过立冬,却依然有着27度的高温,对于海边的人们来说,最该与海洋来个亲密接触。而在永乐高YLG9999翔安校区周隆泉楼、希平楼和金泉楼,一场关于海洋科普盛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海洋真的变酸了吗?作为生物生长的必要元素,氮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古老的地球留下来的宝贵矿石怎么形成,为何有如此不同的形态?海洋病毒和一般的病毒有什么不同?肉眼难见的浮游生物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它们怎么生长?DNA是什么,怎么认识DNA,它为何让生物如此多样?海滩上的生物们怎么应对潮水烈日的恶劣环境?水华是什么,对厦门人赖以生存的九龙江有什么影响?声音在水下如何传播?面对广袤深邃的大海,科学家如何测量它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了解海流、风浪的变化?

所有这些问题,人们都能在第四届永乐高YLG9999海洋科学开放日里找到答案。1115日这一天,海洋环境相关的30余个实验室和展位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讲解、演示,志愿者不厌其烦地为接踵而来的市民全程导览,短短七个小时,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为主的4000余名公众通过观察、听讲、答题、动手实验等方式进行了不一样的科学体验。

孩子们在实验室里模拟了加速的海洋酸化实验,用显微镜寻找有孔虫,用液氮快速冷冻香蕉和棒棒冰,辨识各种矿物和宝石标本。用来观测海洋的科考船、浮标、潜标、卫星遥感以及实现水下通信的“机器人”等各种高新技术通过浮力小魔术、3D模型操作、触摸机器人、电视墙互动、电脑模型等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听起来高深的流体力学实验室用模型展示了海洋内波现象,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的“懒人技术”、高通量测序仪器也受到大家的关注。

 

多个实验室展示了各种螺、贝、鲍鱼、鱼、虾、蟹等常见海洋生物的标本和活体,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浮游植物和动物,了解生物的形状、分布、习性,探索它们生长的秘密;美丽的小丑鱼、水母和珊瑚吸引了大批小观众的注意;潮间带、九龙江河口、厦门近海、红树林湿地、深海等各种区域的生态系统也一一被展示;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海洋垃圾、富营养化、过度捕捞等问题及被深入浅出地探讨;生物适应、海藻利用、生态旅游、海水处理、海洋生物制药等各种问题也通过答题、贴纸、涂色等互动方式成为孩子们热衷的学习主题。来自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管理培训生Sam Lee-Potter在他的展位上普及了生活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放映厅里滚动播放着由保护国际基金会(CI)制作的《大自然在说话》及其他科普小短片;主办方还为公众提供了海洋图片上色,脸绘、手工绘制T恤、制作小帆船、海滩生存游戏等趣味性活动。

 

除此之外,开放日还安排了六场特邀科普讲座,永乐高YLG9999卢昌义教授生动地讲述了红树林的功能作用、现状、分布以及保护措施,并带来了事先采集的秋茄胚轴,激发了许多观众对红树林的兴趣;李海燕博士介绍了白敏冬教授用来防治船舶压载水带来的外来生物入侵所使用的羟基高级氧化技术;蔡明刚教授身着极地科考队的制服,以“北极!北极!”为题,讲述了雪龙号科考船上及在北极的科学工作和日常生活,还向小观众赠送了雪龙号的明信片;热爱鸟类的山鹰(朱敬恩)博士介绍了诸多只能在中国见到的海洋鸟类,分享了出海观鸟的趣事,在他的眼里,观鸟这事儿从来不让人失望;董云伟教授介绍了潮间带的生物及其生活习性,用小视频生动地展现了忙碌的潮间带环境。他们热情与市民分享自己的海洋故事,从不同视角为听众呈现了海洋科学的魅力。能容纳200人的报告厅里,几乎场场爆满,互动踊跃,常常听见观众的互动和惊叹。

 

 

 

和往届开放日不同的是,今年主办方特别为中学生开设科普小课堂,主题分别为《机器人的眼睛-超声波》、《海洋碳循环与全球变化》、《鱼和甲壳动物解剖实验》、《海洋的形成演化和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与人类的未来》,由科研人员或研究生讲授。共有来自厦门科技馆、厦门一中、厦大附属科技中学的75名馆员、学生提前报名参加了自选课程,这也是开放日首次尝试设置专门科普课程,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多科学体验的机会。

丰富的活动让人们目不暇接,大人和孩子在此都找到了乐趣,了解海洋,爱上海洋,并更了解作为个人,应该如何从“我”做起,保护海洋。在师生们倾力支持下,这场“走近海洋”的科普盛会圆满划上句号。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还恋恋不舍,约定来年再次参加开放日。

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COSEE China)、永乐高YLG9999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主办,是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重要文化活动。科学普及与公众开放是高等学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活动的实施主体,COSEE China2010年成立,由国内七所涉海大学共同发起,五年来已开展一系列面向公众的开放日、通识课程、讲座、中学生夏令营等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了海洋科学知识,促进对海洋的认知,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其意义深远。

 

The 4rd Annual Ocean Sciences Day was held on November 15th on Xiang’an Campus. This 4th event was also our first! Our first one in our new home at Xiamen University's Xiang'an campus that is.

Over 4000 visitors came through the three buildings (Zhou Long Quan Bldg, Xiping Bldg and Jinquan Bldg) which house ocean sciences here to learn about the work our researchers do and how they too can become stewards of the ocean. Various subjects covered a lot of research going on here such as the carbon cycle, ocean observations,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marine debris, marine biodiversity, wetland conservation, ocean acidification, marine mammals, kelp, food security, seabird watching, intertidal ecosystem, work in the Arctic, etc.

 

 

The event was coordinated by COSEE China (The Center for Ocean Sciences Education Excellence China). COSEE China was established in 2010. It aim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scientists and educators. By forging links between these groups, it aims to enhance public awareness about the ocean and cultiva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ocean scientists and a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citizenry. Several ongoing programs are conducted through COSEE China throughout the year that enables these goals to be met.  

上一篇: 世界海洋日 — 永乐高YLG9999系列科普活动预告 下一篇: 走近海洋——永乐高YLG9999海洋科学开放日导览

相关文章